#

揮別好媽媽症候群,從接受真實的自己做起 | 雙寶娘



什麼是好媽媽症候群?

雙寶是我求子6年才生下的孩子, 在確定懷孕之後,我買了大量的育兒書籍、研究各種胎教學,自己學得又是幼教系,所以我知道餵母奶的好處,明白孩子各種階段的發展,當時我就下定決心,要把所知道最棒的育兒知識用在雙寶的身上。孩子出生時體重不足,每當我懷抱著辛苦孕育生下的他們,心中總是充滿憐愛的情緒,當下我就發誓要用盡全力照顧雙寶,絕不能讓他們受到一點傷害,只是當時不知道,「好媽媽症候群」已俏俏找上我。

出院後,我非常堅持育兒要按照自己定的標準走,每三個小時要親餵母奶;擔心雙寶發生猝死症,絕不讓孩子趴著睡,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動不動就伸手探他們的氣息;就連婆婆和老公在幫雙寶換尿布,也會緊盯著他們的動作,出口指正錯誤。

這種時時刻刻的看望和照顧,讓我疲累不已,如果有人想幫忙試圖讓我休息,還可能讓我生氣,一個好媽媽怎麼可以叫他人照顧自己的孩子,我有絕對的能力,可以一個人做好所有的事情。


好媽媽症候群的起因

在治癒好媽媽症候群之前,一定要先研究它的起因。

從小到大我一直努力在嘗試要當個好學生,在師長面前是乖巧聽話的孩子,總是強迫自己去達成大人們對我的期望,大人的期望是什麼?無非就是乖巧聽話成績好。

我們的教育是迷戀分數和成績的體制,用分數直接判斷學生的好壞,為了得到一百分,老師出的功課,絕對準時完成,所有的考試,一定提前準備,只是分數這種東西永遠是未知的變因,少年時代的我就常常為了那些數字患得患失,這就是所謂的「好學生症候群」。

 

我一直認為「好媽媽症候群」是「好學生症候群」的媽媽版本。育兒對新手媽媽而言何嘗不是一種未知的領域,就算我熟讀所有的教養育兒書,加上本身又是幼教老師又如何?!明明我已經很努力了,孩子卻永遠會有無法預測和控制的狀況發生,孩子的表現不是父母的成績單,只是當時深陷其中,就算有人拿這篇文章給我,我大概也會不屑一顧吧!

 

潛意識的人格特質並不會因為角色的轉換而消失,除非歷經重大事件,直到我因為睡眠不足發生車禍、接著又患上難纏的產後憂鬱症,我才終於意識到「好媽媽症候群」的嚴重性。

 

找出原因,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讓自己重新思考一件事,也邀請大家一起來:如果重回少年時代,我要如何面對一張考得不好的試卷?

以前的我從來不曾思考為什麼考不好的原因,把一切歸咎於自己不夠努力,事實上,沒有得到期望中的分數,是因為有什麼阻礙了我,也許是理解錯誤,也可能是學習方法不對、與老師溝通不良等等…不夠努力也許只是其中之一,但絕對不是問題的全部,一昧地怪自己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讓自己背負著罪惡感。

 

依靠分數,依靠外界給的評價,形成一個低自尊只會討好別人的好學生,我覺得能夠擺脫糟糕的分數唯一方法就是做些師長評價為正確的事情,去補習、花更長的時間在課業上,這樣大家就會覺得我是好孩子、好學生,將自己的生命力和決定權掌握在別人的評價裡,那個人不是真正的我,只是空有好學生這個軀殼的遊魂而已。

 

而教養孩子,又怎麼可能要求完美呢?教養出現問題時,我有試著去思考其中的原因嗎?為何又像少年時代把一切歸咎於自己不夠努力,事實上,孩子表現的不如我期望中的模樣,真的是因為我的努力不夠嗎?孩子的行為無法預測,發展更有自己的時間表,根本沒有辦法完全照書來養,教養孩子的方法永遠沒有一定的公式,只能一邊實驗一邊調整,既然是實驗就可能有錯誤,我要做的就是學習接受不同,並試著調適改變。

 

擺脫好媽媽症候群,需要長時間的努力

千萬不要以為好媽媽症候群可以在短時間戒斷成功,有一段時間我以為自己的好學生、好媽媽症候群痊癒了,不再因為害怕讓別人失望而強迫自己,就在我開始在網路寫作之後,面對數字和成績的時候,它居然又悄悄發作起來,為了讓作品拿到更好的成績,我變得患得患失,沒想到直至中年,我仍然擺脫不了教育制度帶來的遺毒。

 

但是,這一次我選擇去感受、面對這個人生課題,也對大家開誠佈公,當害怕湧上心頭去感受它,不再抗拒我的害怕,擔心和害怕是很自然的情緒,與其否認排斥不如去接受它,接受自己的害怕,接受自己最真實的樣子。

 

面對自己喜歡的事情,一如面對教養,想太多是沒有必要的,如果暫時擺脫不了害怕就保持現狀吧!真正的勇敢並非無所畏懼,而是帶著恐懼前進,誰說不能一邊害怕一邊寫作?誰說一定要照著書上或專家養孩子?跟別人不同如何呢?

 

只要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用愛經營我和孩子的關係,一天天不放棄前進,我相信自己可以擺脫「好媽媽症候群」,生命中的美好也終將如期而至。

圖片:pexels
本文寫於2017-08-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