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任性了,你到底想怎樣?不想吃就不要吃了。」
嚇壞的孩子停止了哭泣,張大眼睛看媽媽,他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媽媽如此生氣,他想要媽媽溫暖的懷抱,她卻急著收拾桌上的食物殘局,眼前飛濺的飯粒和湯汁讓她皺緊了眉頭,沒有幫手的她整理都來不急了,怎麼會有時間看見兒子的表情呢?
她回想孩子的外婆曾語重心長說過一句話
「為什麼這孩子感覺跟妳不親,反而和爸爸比較親近。」
當時她氣急攻心跟自己的媽媽反駁,
「我為了孩子請育嬰假,放棄了工作,天天辛苦照顧他,就是為了陪伴他成長,這難道不是愛嗎?妳居然說孩子跟我不親近!」
母親的拼命忍耐,反而會傷了孩子和自己
兒子是她第一個孩子,剛生下孩子時,她誓言做個時代新女性,一邊工作一邊帶孩子,結果孩子三天兩頭就生病,跟老公商量之下,只好請育嬰假在家照顧孩子,原以為一個大人照顧一個孩子,能力上綽綽有餘,還可以專心陪伴孩子的每一個成長時刻。
她在心中偷偷地羨慕起兒子,羨慕兒子可以有媽媽24小時的陪伴和照顧,這種心情無法對外界訴說,只能隱藏在心裡。出身於單親家庭的她,小時候總是為了不讓母親擔心,很多的事情都選擇自己承受和消化,她總覺得自己當不夠孩子,因為家庭的關係被迫提早成熟懂事,但內心始終躲著一個小女孩,時不時就會提醒她自己的存在。
她認為一歲半的兒子任性不乖,其實來自於她童年過度壓抑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小時候她覺得只要提出和母親不一樣的想法,就是給母親帶來煩惱和壓力,所以當自己的孩子產生獨立自主的想法,她也無法給出鼓勵,而是認為孩子任性不乖。對孩子的不滿意,很多時候來自父母童年的缺憾,父母沒被滿足的、不曾做過的事情,潛意識也會阻擋孩子去做。
她不愛孩子嗎?不是的!那是內心的小女孩在哭泣,她的心中都有一個被隱藏起來的地方,這個地方是她如孩子一般最真實的感受,和外在的她表現完全不同,不矯揉造作,卻也真實的令人感到害怕,她害怕終究被別人發現,所以她拚命忍耐,忍耐到傷害了自己和孩子而不自覺。
明明是自己決定要辭掉工作成為全職媽媽,可是她卻被現實遭遇的困難所打敗,育兒的艱辛遠比她想像的可怕很多,她開始覺得自己是無辜的受害者,是孩子把她逼的無處可逃,只剩下直覺反應可以使用,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當初辭掉工作的決定是否正確。
願意理解,是家人可以給予的最好的愛
當了全職媽媽後,丈夫下班回家成了她一整天最大的期待,好不容易挨到丈夫下班回來,她一股腦兒把今天發生的事情說給他聽,說得口沫橫飛、情緒激動,丈夫愛憐地摸了摸她的頭說:
「一個人照顧孩子很累吧!辛苦妳了,等一下我來幫孩子洗澡,妳休息一下,做什麼都好。」
丈夫沒有責罵她任性,而是完完全全聽她把話說完,一陣幸福感湧上心頭,疲憊能被丈夫瞭解,情緒能被丈夫接納,這比丈夫天天對著她說「我愛你」來得重要,原來了解比愛更重要,她突然心一驚!
了解一個人比愛他更重要,這個道理她怎會不懂,但對孩子就偏偏以愛為名,總是用疲憊拒絕去理解孩子行為的動機。
以為有愛就夠了,只要認為是對孩子好的事,她都願意去做,卻忘記看見孩子真正的需求,一旦孩子不順從她的心意,就把原因全部歸於孩子的「任性」、「不乖」,對著孩子生氣吼叫卻讓自己更加束手無策,也讓孩子距離她越來越遠。
但這是愛孩子的方式嗎?真心愛孩子,就要用孩子所需要的方式去愛他,而不是自己覺得好的方式強迫孩子非得接受。
而一歲半的兒子又需要什麼呢?
他需要動手練習生活的技能
他需要父母的鼓勵建立信心
他需要父母的擁抱趕走悲傷
再小的孩子,都有愛護家人的能力
想到這裡心隱隱的疼痛,當了全職媽媽後的日子,她什麼都沒有看見是因為她不去看,她什麼都沒有聽到是因為她不去聽,孩子雖然才一歲半,卻聽得用哭泣和行為,來告訴媽媽他的需求在哪裡,而她呢?她可曾試著跟孩子訴說自己的困境?再小的孩子也有疼愛媽媽的能力。
是的,這些她都知道,只是這則愛的練習題,她要重頭再複習一次,也許不只一次吧!在往後的人生裡,她要一遍再一遍提醒自己,了解比愛更重要,在關係中放下一點自己的情緒,拿掉不切實際的期望,好好看看站在眼前的家人,看清楚家人行為背後的需求。
丈夫抱著剛洗完澡的兒子出來,望著她在世上最愛的兩個男人,她忍不住哽咽、眼淚直流,丈夫慌了手腳,趕緊走過來摸摸她的頭,連兒子也舉起小手給她抹眼淚,她終於明白,原來她是長著媽媽身體的小女孩,有時任性、有時不乖,都是因為小女孩在提醒她自己的存在,她擁抱了兒子也同時擁抱了內心的小女孩,默默允諾他們,無論如何會做他們的永遠的依靠與安全的保壘。
在這個世界上,她會成為最愛他們的那個人。
Photo:Chungkuk Bae, CC License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