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的一項調查顯示,在3級和4級警報期間,許多人遭受了更多的網路霸凌。在2020年收到的人身威脅,或恐嚇性的網絡通信中,超過1/3是在為期7周的封鎖期間發生的。
接收到惡意的人,會很想知道自己為什麼成為被欺負的對象,也會拚命尋找背後的原因,到底,產生惡意的原因是什麼呢?你也有相同的問題嗎?
東野圭吾:我曾經討厭讀書
一開始,先跟大家簡單介紹作者東野圭吾。在大家的印象裡,作家應該都是從小喜歡閱讀或者寫作,但東野圭吾偏偏不是這種小孩。
東野曾在自傳裡說,他從小就非常討厭讀書,看到姐姐讀書,還會覺得很蠢,對姐姐抱怨,書根本沒什麼意思。
姐姐完全不理東野這個小屁孩,反而細心地在書架擺上各種類型的書,耐心等待弟弟上勾。
皇天不負有心人,有天,東野從書架上拿起一本推理小說,一讀驚為天下,東野掉入推理小說的世界無法自拔,一本接著一本讀,完全停不下來的節奏。
之後,就像我們看到的那樣,東野變成暢銷小說作家。
東野的故事給我很大的觸動,一個孩子不愛閱讀,很大的可能是因為他還沒有找到喜歡讀的書。想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與其塞一堆他不喜歡的書給他,不如讓孩子一本一本去試,直到找到他自己的「真愛」為止。
我常在個人平台上傳播一個觀念:你喜歡讀的書,就是你該讀的書。這個道理,放在小孩或大人身上,都一樣合適。
有一種壞,叫見不得別人好
接下來,簡單和大家介紹《惡意》這本小說的劇情。
小說家日高邦彥,在出國前一晚,在自己家中被殺死亡,兇手是他以前的國中同學野野口修。
野野口修承認自己的罪行,但對於為什麼要殺害同學的原因,一個字也不肯說。
作者東野圭吾,在小說一開頭就成功勾起讀者的好奇心,日高邦彥和野野口修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往事,讓野野口修不惜做出殺人的事情出來?
在警察恭一郎的深入調查下,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日高邦彥做人正直,不但沒有做過任何對不起野野口修的事情,反而在他遭到其他同學霸凌時挺身而出。
出社會後,野野口修成為一名老師,日高邦彥成為一名暢銷作家,當野野口修找上日高,希望日高可以介紹出版社,幫助完成他的的出書夢想時,日高毫不考慮一口答應。
日高甚至可以說是野野口修的「大貴人」,野野口修為什麼要殺他呢?他的回答讓人傻眼:「我早就看他不順眼了!」
野野口修知道自己得到癌症,而且是癌症末期,所以決定殺死昔日恩人一起陪葬。
或許你會問,這是怎樣的一種心態啊!就算被補也不怕,就算賭上自己的人生,也要殺掉自己的恩人?
有一種壞,叫見不得別人好,既然我活不了,別人也別想活了,一起下地獄比較不孤單。
有些人,就算你沒得罪他,他也會嫉妒你,甚至毀了你。他們見不得別人過得比他幸福,有機會就要踩別人一腳,來滿足自己脆弱的虛榮心。
他們絕對不會承認別人比自己強,只會千方百計地貶低別人。人性經不起考驗,世界經不起細看。關係再好,也要適當保持距離。
有些惡,源於自卑
有句話說:「自卑不是罪,嫉妒才是罪。」自卑雖然不等於嫉妒,但自卑很容易就長出嫉妒。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
在一個班級裡,有兩名學生,甲生和乙生,甲生永遠都是班上的第一名,乙生是第二名。
兩個人都有一樣的習慣,比其他同學早到學校半小時。有一天,乙帶了一把刀藏在書包裡,一到學校就馬上追殺甲,第一刀就狠狠插入心臟,甲被乙捅得體無完膚。
警察馬上就逮補到乙,問他為什麼要殺甲,乙說:「只要殺了他,我就可以變成第一名。」
每一個有強烈嫉妒心的人,心裡都住著一個自卑的孩子,他不相信世界上有共好這種事,只相信別人消失,自己就能成功的歪理。
甲的優秀,刺痛了乙敏感脆弱的神經,讓他的心裡滿滿都是挫敗感,這種心理如果沒有釋放出來,日積月累之下,就會變成病態感。
如果自己得不到,也不讓他人得到,而不讓他人得到的方法之中,毀掉那個人就是最快速的方法。
寧可玉碎不肯瓦全,兩敗俱傷也不願意別人比自己過得好,只能證明自己的目光狹隘和幼稚可笑罷了。
後記:大部分的惡意,完全沒有原因
接受到惡意的人,會很想知道自己為什麼成為被欺負的對象,拚命尋找背後的原因,
偏偏,有時候,惡意就單純只是惡意,背後完全沒有原因。結果,很多被害者找不到原因,就會把錯誤歸咎在自己身上。
「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才會被別人欺負?」心理素質不夠堅強的人,甚至會因此想不開選擇傷害自己。
與其從被害者身上找原因,不如去問施暴者,每個人如何做自己,身上有什麼特質,不管長得高矮胖瘦,只要不傷害到別人都是他的自由,施暴者無論用什麼籍口欺負別人,永遠都是錯誤的一方。
如果你是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被害一方不需要負責。」尤其在孩子遭受惡意對待,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告訴你時,千萬別對他說:「原因是不是出在你身上?」
這句話,簡直像在一個已經遍體鱗傷的孩子身上,再補上一刀,傷害遠遠超過霸凌者所製造的。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各種惡意,不管是來自真實生活,還是來自於網路,我們不能阻擋惡意,但我們可以教孩子,永遠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傷害自己。
如果喜歡《惡意》這本書可透過此連結購買。本站獲得的分潤,將用做網站日常維護之用。
這是我們共讀的第33本書《惡意》你曾經遭到惡意對待嗎?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經驗和想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